12月4日,蕪湖警方在步行街附近抓獲兩名扒竊嫌疑人;12月12日,警方在徽商城附近再次抓獲一名扒竊嫌疑人……臨近年底,蕪湖街頭的小偷再次多了起來。與此同時,反扒民警們更加忙碌了,街頭不時上演著“貓鼠暗戰”。12月18日,記者就隨反扒民警一起,體驗了一下反扒。
  當天上午10點多,記者跟隨一位反扒民警來到了奧林匹克公園公交站。這位民警並沒有立即來到站台,而是在站台附近觀察了一番;即使公交車過來了幾輛,他也沒有立即上車。他告訴記者,反扒需要註意觀察,看看站臺上是否有可疑人員;其次,上哪輛公交車也有一定的講究。
  等了一番後,記者隨民警上了一輛19路的公交車。雖然公交車的前部、中部空位很多,但他卻徑直向後走——他說,公交車的後部較高,視野比較開闊,便於觀察嫌疑人員。
  據民警介紹,普通乘客上車後,首先是要找尋座位,但小偷的目的卻不是找尋座位,而是四處尋找作案目標,因此即使是有座位他也可能不坐。而且,小偷上車後的位置,一般在公交車的前部和中部,很少到車輛的後部,因為車廂的前部、中部人較多,小偷容易作案也方便下車。
  19路車到了火車站後,記者和民警下了車,只見他繼續四處警惕地打量著兩站廣場來來往往的行人。民警說,逛街和出行的市民都有目的地,他們一般不會左顧右盼,但扒手不一樣,他們通常在一個地方來回走動,尋找下手目標,而且眼睛總盯著別人的口袋。
  據反扒民警介紹,小偷主要分為“車扒”和“地扒”,“車扒”指的是在公交車及公交站臺上行竊,“地扒”則主要在醫院、商場、菜市場等處行竊。
  小偷經常在哪裡出沒呢?民警介紹說,扒竊案件多發生在公交站台、公交車上、擁擠的鬧市區、超市、商場、車站、碼頭、劇院、醫院、菜市場等人群相對密集的地方。扒手利用人多嘈雜的環境作掩護,藏身於人群中,伺機對沒有防備的人下手。
  具體來說,兩站廣場、奧體、馬飲客運站、吉和大市場等公交站台頻現小偷;公交線路上,24路、26路、18路、32路、16路、19路、2路、48路等也是小偷“重點光顧”的對象——這些公交線路里程長、站點多,從城郊經過市區,上下班高峰時人流量眾多,有的線路還經過南瑞新城、澛港新鎮、高校園區等人流量多的地方。另外,步行街及周邊的店鋪、二街、徽商城附近、二院等,也經常出現小偷的身影。
  無論是哪類小偷,作案對象主要瞄準的是防範意識較差的女性,很少針對男性下手;他們偷竊的目標主要是女性的錢包和手機。
  用“貓”和“老鼠”來形容反扒民警和小偷的關係,那是再恰當不過了。今年國慶節以來,已經先後有十多只“老鼠”被“貓”抓獲了。
  國慶節當天中午,兩個本地“老賊”在赭山公園東大門處作案,第一次偷了900元;第二次偷一位抱小孩的女士,當時一個人掩護,一個人行竊,偷了錢包後得手1000多元。殊不知,反扒民警已關註他們多時,成功將兩人抓獲。
  11月中旬,步行街上接連發生扒竊案件,警方研判後分析,認為是外地流竄到蕪的小偷扒竊的可能性較大。民警盯上了一撥人,著便裝進行跟蹤,從梅蓮路沿赭山中路步行至師大附中附近,那三人偷了一部手機後上了一輛公交車,被民警在公交車上抓獲。
  12月初,在中央城公交站台,一名年輕女性打完電話後,將手機放在口袋里,沒想到這部手機很快被一個“老賊”偷走。螳螂捕蟬,黃雀在後。這位“老賊”沒有想到的是,他剛作案得手,就被反扒民警抓獲了。看到反扒民警向他靠近,這位“老賊”還故作鎮定地說:“哎呀老哥你好!你最近看到王某某(指另一“扒手”)沒?他把手機丟我這裡好多天了”,“老賊”一邊說著,還一邊晃著手機,企圖矇騙民警。
  據反扒民警介紹,長時間的反扒,一些小偷他們都很熟悉。有時他們在公交車上碰到“老賊”,對方還會主動打招呼,民警有時問“現在不搞了吧”,“不搞了不搞了,早就不搞了。”對方說道。而實際上,對方很可能下車後就繼續作案。有時一些“老賊”出來準備作案,在大街上看到反扒民警,知道有可能被跟蹤,乾脆打的離開。
  反扒就是在街頭和扒手比耐心,現在經過警方的打擊,一些小偷都將“戰場”轉移到城郊了。“我們的上班時間隨著小偷的‘上班’時間,他起得早我們就起得早”,民警說,“你不能把我們的偵查方法寫得太細,我們在研究賊,賊也在研究我們。”(大江晚報 記者馬正超)標簽:反扒民警 公交站 扒竊嫌疑人編輯:唐娜  (原標題:蕪湖街頭上演“貓鼠暗戰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annucjlgg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